之前一開始意外的在誠品看到這本書,因為在暢銷的書架上,不自主的就拿起來看了。大概是出自於心理系的好奇,很想知道這位心理師是因為什麼議題而去找屬於他的心理師,所以在誠品看了50頁左右後,就決定把書買回家好好看完! 結果這本書我反反覆覆拖了好久才看完,最後甚至是因為我看到別人提倡的「看書應該要做筆記」這個想法,然後我也想要實際來執行之後,才發現這本被我看到一半的書擱置在我的書架上。 雖然繼續看這本書的契機很奇妙,而且我覺得這類型也不算是個會讓人做出很多筆記的書,但是我還是覺得他讓我更接近了諮商內容一些,並且感受到了很多即使只是用文字表達的感受或者是情緒。我仍然會隨著書中的內容浮上笑容,又或是感到悲傷共感的流下眼淚。我覺得比起我從書中學到了什麼,我反而是透過他們諮商的對話內容去反思我自己的行為,將自己投射在每個個案中的一部分,又或者是作者,又或者是溫德爾。 他們告訴了我,在心理諮商中,能改變..